冷庫系統運行正常工況
*壓縮機吸氣溫應比蒸發溫度高5-15℃;
*壓縮機排氣溫度r22系統不得超過150℃;
*壓縮機曲軸箱油溫最高不得超過70℃;
*壓縮機吸氣壓力應與蒸發壓力相對應。
*r22水冷系統不得超過18mpa;
*壓縮機油壓比吸氣壓力高0.12-0.3mpa;
*經常注意冷卻水量和水溫,冷凝器的出水溫度應比進水溫度高出2-5℃為宜;
*經常注意壓縮機曲軸箱的油面和油分離器的回油情況;
*壓縮機不應有任何敲擊聲,機體各部發熱應正常;
*冷凝壓力不得超過壓縮機的排氣壓力范圍。
*以上為半封活塞系統參數,僅做參考!
冷庫系統的運行調整
膨脹閥是制冷系統的四大組件之一,是調節和控制制冷劑流量和壓力進入蒸發器的重要裝置,也是高低壓側的“分界線”。它的調節,不僅關系到整個制冷系統能否正常運行,而且也是衡量*作工技術高低的重要標志。
例如:所測冷庫溫度為-20℃,蒸發溫度比冷庫溫度低5℃左右,即-25℃,對照《制冷劑溫度壓力對照表》(以r22制冷劑為例),相對應的壓力為0.1mpa表壓,此壓力即為膨脹閥的調節壓力(出口壓力)。如果沒有壓力溫度對照表的小伙伴,可以關注制冷百科,制冷百科提供多種制冷的溫度壓力對照。
由于管路的壓力和溫度損失(取決于管路的長短和隔熱效果),吸氣溫度比蒸發溫度高5-10℃。調節膨脹閥必須仔細耐心地進行,調節壓力必須經過蒸發器與庫房溫度產生熱交換沸騰(蒸發)后再通過管路進入壓縮機吸氣腔反映到壓力表上的,需要一個時間過程。每調動膨脹閥一次,一般需15-30分鐘的時間才能將膨脹閥的調節壓力穩定在吸氣壓力表上。壓縮機的吸氣壓力是膨脹閥調節壓力的重要參考參數。
膨脹閥的開啟度小,制冷劑通過的流量就少,壓力也低;膨脹閥的開啟度大,制冷劑通過的流量就多,壓力也高。根據制冷劑的熱力性質,壓力越低,相對應的溫度就越低;壓力越高,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高,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高。
這里制冷百科特別提示,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高,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高。進入蒸發器的流量和壓力都加大,如果液體蒸發過剩,過潮氣體(甚至液體)被壓縮機吸入,引起壓縮機的濕沖程(液擊),使壓縮機不能正常工作,造成一系列工況惡劣,甚至損壞壓縮機。
為減小膨脹閥調節后的壓力及溫度損失,膨脹閥盡可能安裝在距冷庫入口處的水平管道上,感溫包應包扎在回氣管(低壓管)的側面中央位置。
膨脹閥在正常工作時,閥體結霜呈斜形,入口側不應結霜,正常情況下,膨脹閥工作時是很幽靜的,如果發出較明顯的“絲絲”聲,說明系統中制冷劑不足。
冷庫系統常見故障
壓縮機的排氣溫度過高:
1、吸氣壓力過低,吸排氣壓差過大(氣缸壓縮比大),膨脹閥的開啟度小,調節壓力低。
2、吸氣溫度過高,即吸氣過熱度大,吸氣管過長或保溫效果差。
3、冷卻水量不足或水溫過高。
4、系統中不凝性氣體(空氣)過多。
5、冷凝壓力過高,相應的冷凝溫度也高,引起排氣溫度升高。
6、壓縮機氣缸或閥組故障。
壓縮機的排氣壓力過高:
1、系統中不凝性氣體(空氣)過多。
2、冷卻水量不足或水溫過高。
3、冷凝器太臟,結垢過多。
4、系統中制冷劑過多。
壓縮機的油溫過高:
1、壓縮機的吸排氣溫度過高。
2、潤滑油太臟或油質太差
3、壓縮機機件磨損嚴重。
冷凝壓力和冷凝溫度過高。
1、冷凝器冷卻水量不足或水溫過高。
2、冷凝器太臟,結垢過多。
3、系統中不凝性氣體(空氣)過多。
4、系統中制冷劑過多。
5、冷凝器的傳熱面積配置過小。